內容來自hexun新聞

蘇聯能源進化簡史從煤炭到石油

蘇聯能源從煤炭到石油的進化史,伴隨著蘇聯革命導師們的意志,同時也夾雜著導師們也無法左右的政治妥協。文 | 方亮今年8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慶祝“礦工節”時宣示,要通過興建燃煤電站和港口、鐵路等運輸基礎設施的方式努力振興俄煤炭產業。眼下,在俄能源消費中,煤炭僅占14.4%,這與1950年代時65%的高峰形成瞭鮮明對比。遙想當年,煤炭的老大地位難以撼動,哪怕是列寧、斯大林也無法用一己意志讓其極為重視的石油迎頭趕上。到瞭普京時代,煤炭石油早已易位,新的“大帝”又要扶煤炭一把。不管誰扶誰,強人們都想將能源消費結構調整至自己認為合適的組合中。俄羅斯的煤炭儲量固然排世界第二,但這種意志的實現往往遠不似市場的自由調節那麼水到渠成。列寧的偏愛對於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瞭國傢的工業化的蘇聯來說,其工業成功必離不開能源產業的先導性發展。事實恰是如此。這個國傢首位領袖列寧便對能源產業極為重視,他坦言:“隻有在礦物燃料的基礎上,作為共產主義社會基礎的大工業才可能實現。”可他的共產主義夢想卻首先遭遇瞭一場國內革命戰爭。這場1917-1922年的戰爭中,那個用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大工業的礦物燃料基礎首先成瞭佈爾什維克政權得以扛過戰爭生存下來的基礎。那場戰爭中列寧的多次講話中都可見到“燃料短缺”這個詞組,他強調要不惜一切代價讓火車重新開動起來,並多次指出“燃料危機威脅著蘇維埃政權”。於是,他一邊廂抵禦多國幹涉軍和白軍,另一邊還不忘向各地派出專傢和技術人員,尋找煤炭、石油、頁巖和泥煤。聯共(佈)第七次代表大會強調,煤炭、石油、鋼鐵是保證蘇維埃共和國經濟繁榮和外部安全的重要工業領域。據列寧當時的圖書管理員馬努恰良茨介紹,一本名為《俄羅斯鐵路》的地圖冊是列寧的案頭工具書,那上面被列寧標註出許多油田信息,可見其對石油產業的重視。但是就像第七次代表大會的表述一樣,在蘇維埃政權乃至列寧本人當時的許多表述中,煤炭都排在石油的前面。無論出於什麼考慮,這都從一個側面顯示瞭煤炭在當時領導人心目中排在石油之前的地位。戰爭之後,列寧提出要將國傢的電氣化視為實現共產主義的必要技術手段。他那句名言“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整個國傢的電氣化”,將這一技術手段抬升到瞭極高的政治地位上。於是,蘇維埃政權從1921年開始實施著名的《全俄電氣化計劃》。就像聯共(佈)第七次代表大會和列寧本人強調的那樣,能源產業在這個計劃中被放到瞭基礎性地位。該計劃對各種能源品種進行瞭詳細對比,並給出瞭這樣的判斷:“在俄羅斯諸種能源品種中,石油占據著特別的優勢地位,這是由其開發的簡易程度和運輸的便捷程度決定的”,“對石油的開發正開始取代煤炭開發的地位,許多經濟學傢確信,我們達成電氣時代之前的過渡時期將是一個石油時代。”很顯然,在案頭書中標註大量油田信息並曾準確地指示專業人士將油田勘探重點放到烏拉爾-伏爾加地區的列寧很偏愛石油,這才有瞭《全俄電氣化計劃》對石油的特別強調。早在1918年5月,列寧就簽署瞭石油產業國有化和國傢專營石油開采及石油制品的命令,在剛剛奪取政權之際他便急於將黑金產業奪取到手,從中更可見其對這一能源品種的重視。但奇怪的是,在《全俄電氣化計劃》的能源開采規劃部分,石油卻隻“分得”未來能源消費10-11%的比例,遠低於煤炭。按照規劃,1920年開采量分別隻有870萬噸和390萬噸的煤炭和石油到1935年開采量要分別達到6230萬噸和1640萬噸,也就是讓煤炭開采量增長至原先的7.1倍,讓石油開采量增長至原先的4.2倍。這多少還是讓人感覺列寧之前對石油的強調仍得屈從於現實。或許是應瞭那句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立國之初,煤炭產業工人的力量顯然更加強大。1923年,采礦工人舉行的罷工數量最多,達到155次,共有77189名礦工參與。他們要麼抱怨工資太低,要麼不滿於拖欠工資。龐大且多有不滿的這個群體不可能不引起領導人們的重視。煤礦工人在中央便有更多的利益代言人。有觀點認為,當時強大的“煤礦產業遊說團”讓石油始終無法取代煤炭。從蘇聯立國到30年代,石油都始終沒能競爭過煤炭。1928年,蘇聯能源消費中煤炭與石油的比重分別為30.1%和10.9%。而到瞭1937年,這組數字則為47.5%和16.1%。《全俄電氣化計劃》完成的1935年,煤炭開采量達到1.098億噸,石油開采量則為2520萬噸。德國的榜樣其實,從蘇聯立國之初的情況來看,煤炭與石油產業都面臨著嚴峻狀況。《全俄電氣化計劃》中,煤炭的開采規劃中明言,在1930年前恢復和改造被破壞的煤礦,並新開發50處新煤礦。這方案以“恢復”為先期目標,實在是因為一場國內革命戰爭將煤炭產業幾乎破壞幹凈。頓涅茨克、莫斯科州、烏拉爾地區和遠東地區煤礦礦井的地面設施被徹底摧毀,其中許多礦區礦井被註水,而礦井無人維護後的自行崩塌加劇瞭整個煤炭行業的慘狀。蘇聯成立的1922年,全國才開采瞭1120萬噸煤炭。1913年這個數字是2920萬噸,可見國內革命戰爭破壞之烈。石油產業同樣如此。在沙皇時代依靠諾貝爾傢族和羅斯柴爾德傢族的經營得到迅速開發的巴庫油田在經歷瞭國內革命戰爭後已經基本停止運轉,而它當時是新政權除格羅茲尼外唯一的石油來源。戰爭之後,巴庫油田地面設施的木質部分基本被腐蝕殆盡,金屬部分也大多銹蝕,重要設備大多已被拆掉運走,可當時並沒有其他設備和材料用來更替被拆掉的。更嚴重的則是管理人才及石油工人的缺失。一部分工人被征調到戰場上,大批亞美尼亞裔工人則在巴庫於1918年爆發的一場反革命運動中遠走他鄉。1913年,巴庫石油工人為30650人,1920年僅為10032人。1913年,全國開采石油1030萬噸,1920年僅為390萬噸。從數字上看,煤炭的“起點”比石油略高,但遠不到30年代二者差距那麼大。除瞭礦工力量大及其遊說團數量多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德國的示范效應。1931年,德國的兩位化學傢伯吉斯和波施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幫助他們獲獎的便是他們研究的煤制油技術。波施既是一位化學傢,同時又是當時世界最大的化學工業康采恩德國IG法本公司的董事會主席。這傢公司曾資助納粹黨及希特勒,之後一直與德國法西斯勢力有著密切聯系。而兩位化學傢的煤制油技術恰恰就是在德國納粹政府的需求下被研究出來的。當時納粹政府的考量是,用煤制油技術所制得的燃料來讓多煤少油的德國“揚長避短”。在納粹發動的二戰中,這種技術為納粹德軍提供瞭燃料方面的極大幫助。但這種煤制油技術有一個致命缺陷——成本太高。它的生產成本是當時從墨西哥進口的石油價值的45倍。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僅僅為瞭滿足希特勒的需要而不考慮成本研究出來的技術,盡管它獲得瞭諾貝爾獎的肯定。當時希特勒說:“我們必須獲得燃料獨立地位,這將直接決定戰爭的結局,而為取得這種地位所付出的成本是無需過多考慮的。”就這樣,德國在30年代“押寶”煤炭,並且還取得瞭工業生產中的諸多成功。這對於當時深受德國影響的蘇聯政府來說是一種極大的誘惑。德國的表現讓蘇聯領導人一度相信,沒有石油,國傢一樣可以成功。於是,莫斯科也開始將目光投向煤制油技術。1930年,蘇聯計委甚至已經做出50%液態燃料從煤炭中獲取的計劃。而這種政策上的傾向性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瞭石油在30年代也無法超越煤炭的局面。斯大林也難挺石油確立瞭農業集體化政策的蘇共十五大上,斯大林講話稱:“誰在石油工業中擁有優勢,誰就在未來的戰爭中占據主動。”蘇聯新領袖的話再明確不過,要著力發展石油工業。其實,自丘吉爾在一戰前讓英國海軍改用石油那次戰略決策取得巨大成功,“煤轉油”已經是世界性的趨勢。所以斯大林同列寧“英雄所見略同”,他們隻是都註意到瞭世界趨勢並看到瞭石油相對於煤炭的優勢。在那前後的一系列表態中,斯大林都表達瞭對發展石油工業的期待。但無論是“第二巴庫”還是迅速用石油取代煤炭的目標都沒能實現。若非二戰的逼迫,石油產業在蘇聯恐怕仍難以得到足夠重視和發展。斯大林對石油的重視體現在“第二巴庫”這一目標的提出上。巴庫和格羅茲尼是佈爾什維克上臺時這個政權僅有的石油來源,而巴庫則更是世界聞名的擁有戰略意義的石油產區。所以,“第二巴庫”的提出體現瞭斯大林為蘇聯謀取新的能源來源的戰略意圖。在蘇共十七大上,斯大林心腹莫洛托夫發言稱:“除巴庫和格羅茲尼,馬伊考普、恩姆巴、土庫曼尼亞、克拉斯諾沃茨卡、巴什基裡爾等石油產區也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1940年之前,上述地區都沒能成為斯大林理想中的規模石油產區。1940年,巴庫產石油仍占蘇聯總石油產量的71.4%。蘇聯從1929年開始實施五年計劃。當時,大躍進式的浮誇風已經開始出現,蘇聯計委在制定石油產業第一個五年計劃時將計劃一改再改,最終定為在1933年前將石油產量推高至年產4500萬噸。這明顯是一個無法完成的任務。最初,計劃完成不利,石油部門隻得在部門內找所謂的“破壞者”,為其安上這一罪名,將所有責任歸到他們身上。這一方式在幾年後的“大清洗”中得到發展,導致蘇聯損失瞭數千名石油專傢和工人。但是,到瞭1931年5月,蘇聯石油產業卻宣佈他們僅用瞭一半時間就完成瞭第一個五年計劃。為此,斯大林還專門對他們予以表彰,並向全國通報這一喜訊。當然,這一所謂成績裡面有不少的水分。首先,這裡少不瞭虛報產量等因素。其次,是巴庫和格羅茲尼兩個老牌油田的“傢底”幫瞭石油工人們。那兩年半中,這兩個油田出產的石油似沒有開采盡頭般的源源不斷。實際上,那是因為油田被迫采取掠奪式開采,在短時間內對兩個油田進行不謀求長遠的開發。雖最終保證瞭數字上的產量,卻對油田的後續開發造成不良影響。當時蘇聯的石油專傢弗洛洛夫曾言:“現在開發得越容易,往後開發就越難。”到瞭第二個五年計劃,弗洛洛夫的判斷果然成真,石油產量每況愈下。到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的1937年,年初預計產石油1.38億噸,但年底卻隻采出4680萬噸。正如上文給出的數字,此時煤炭在蘇聯能源消費中已經占到47.5%,而石油卻隻有16.1%。除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的掠奪性開發,技術、人力、設備、運輸工具等因素的供應不足是導致這一結果的另外一些重要因素。這些問題都凸顯瞭蘇聯當時無法拿出大筆資金投資到石油產業的窘境,這實際上也是此後幾十年一直困擾蘇聯石油產業的問題。投入不足也體現在石油勘探上。這五年中,蘇聯幾乎未進行任何石油勘探。最讓人頭疼的還是石油的運輸問題。當時的國民經濟最高委員會成員洛莫夫介紹,格羅茲尼油田甚至因為石油無法運出而長期處於不飽和生產狀態。按計劃,蘇聯原本要修建多條石油運輸管道,但實際上隻建成瞭古利耶夫-奧爾斯克和伊辛姆巴-烏法這兩條,而這遠遠不夠。最終,第二個五年計劃中,石油開采量僅增長瞭32.7%,距離計劃目標極遠。為此,整個石油產業領導部門的幹部都於1937年被逮捕。在第二個五年計劃的總結性文件中如此說道:“石油該讓出自己的地位瞭,它已經不是蘇聯主要的能源品種。在總的能源需求中,石油需求也將降低。”與石油形成鮮明對比的當然是幾乎達到能源消費一半的煤炭。一個值得註意的事實是,被斯大林樹立為工業建設偶像的斯達漢諾夫恰恰出現於煤炭產業。這也成瞭讓石油工業相形見絀的一大歷史事實。到瞭第三個五年計劃,計委仍像以前一樣頻頻更改計劃方案,這也是開采量始終上不去而被迫做的事情。他們固然可以繼續在石油部門尋找“破壞者”,但這個借口已經愈發失去效力。大規模的勘探工作開始在一些重點區域展開,薩哈林、中亞等地區都進入瞭蘇聯石油專傢們的視線。幸運的是,他們於30年代末期終於在烏拉爾-伏爾加地區找到瞭大油田,讓列寧當年的戰略決策和斯大林的“第二巴庫”計劃成真,也讓蘇聯在二戰之前找到瞭寶貴的新石油產區。這一發現也讓第三個五年計劃的石油表現看上去好瞭一些。盤點這段歷史,人們需要思考的是,哪些因素阻礙瞭蘇聯像當時許多國傢一樣在20-30年代轉入石油消費時代。礦工利益也好,德國影響也罷,投入不足也好,發展慣性也罷,歸結到一起,都是憑領導人意志行事而摒棄市場力量才導致瞭這一歷史後果。對於蘇聯早期的計劃經濟和工業生產,論者多持正面評價,但蘇聯這一戰略失誤卻同樣是因為這套發展邏輯所導致的。如何對其進行正確評價,確實需要更多的思考。

新聞來信貸台北中山信貸房貸新竹峨眉房貸車貸新北三重車貸源http://news.hexun.com/2013-11-08/159497106.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rett7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